首頁 | 部務公開 | 重要新聞 | 本部時訊 | 市縣信息 | 多黨合作 | 民族宗教 | 港澳臺海外 | 黨外干部 | 非公經濟 | 高校統戰 | 機關黨建
 
您的位置:首頁 >> 輔助欄目 >> 首頁標語
字體:[] [] []

江西省統一戰線同心教育基地
文號: 4   發布日期: 2014年11月05日

     在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蔡曉明的提議下,省委統戰部從2013年開始,在全省啟動和推進“江西省統一戰線同心教育基地”建設,旨在通過挖掘和利用我省豐富的革命傳統教育資源,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統戰教育品牌,對廣大統戰干部和統一戰線成員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廣泛宣傳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提升我省統一戰線的影響力,引導全省統一戰線各級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為實現江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在2013年底確定井岡山教育實踐基地、瑞金中央蘇區統戰史陳列館、廣昌高虎腦紀念碑為第一批“江西省統一戰線同心教育基地”的基礎上,經過各地申報和省委統戰部實地考察,并于2014年8月經部務會研究同意,決定命名“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九江中華賢母園”、“萍鄉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宜春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上饒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群”、“吉安馬家洲集中營”等6個場所為第二批“江西省統一戰線同心教育基地”。為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充分發揮“同心教育基地”對統戰干部和統戰成員的教育作用,經過挖掘整理,現集中介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9個同心教育基地的基本情況。

1.吉安市統一戰線井岡山教育實踐基地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為了挽救中國革命,毛澤東率領受挫的秋收起義軍余部向井岡山地區進軍,成功地收編了王佐、袁文才的地方武裝,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實現中國革命從城市到農村的戰略轉折,成功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基礎。吉安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井岡山紅色資源和統戰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于2012年8月在井岡山掛牌成立了“吉安市統一戰線井岡山教育實踐基地”。該基地依托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井岡山市委黨校)的相關資源,探索出集講課、體驗、實踐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模式,以親身體驗為主,用紅色精神感染人,注重現場教學,體會感性認識,有效地解決了統一戰線傳統培訓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式單一等突出問題,讓學員在感知中覺悟,在實踐體驗中升華。

 2.瑞金中央蘇區統戰史陳列館

 
    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中央蘇區時期是我黨統一戰線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當時盡管“左”傾錯誤路線一度占據了統治地位,但由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影響,以及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對“左”傾路線的抵制,在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比如實施蘇區土地法,落實民族政策,策動寧都暴動,爭取商人、知識分子、醫生等中間力量,成立主要做統一戰線工作的“白區工作部”,開展策反、兵運等統戰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形成了適應歷史發展的統一戰線策略思想和理論,標志著黨統一戰線工作開始走向成熟,對黨的統戰工作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瑞金中央蘇區統戰史陳列館于2007年11月揭牌,該館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展現了中央蘇區統戰工作的發展歷程,這對于激勵廣大統戰干部和統戰成員繼承優良傳統和作風,提高思想認識,推進新時期的統戰工作,將發揮重要作用。

3.廣昌高虎腦紀念碑


    1934年7月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紅三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奉命在廣昌高虎腦一帶設防,紅軍先后進行了大寨腦戰斗、高虎腦戰斗、保護山戰斗、蠟燭形戰斗、萬年亭戰斗、驛前戰斗等六次較大的戰斗,歷時兩個多月,抵御敵人六個師的進攻,打死打傷國民黨軍4000多人,有力地阻滯了敵人進占中華蘇維埃首都瑞金的進程,為主力紅軍、中央機關的大轉移及順利踏上長征路,贏得了寶貴時間。這是紅軍長征前的最后一場激戰,是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唯一取得全面勝利的戰役。高虎腦戰斗遺址對研究蘇區革命史、統戰史具有重大的意義。廣昌高虎腦紀念碑,位于廣昌縣驛前鎮貫橋村,是為了宣傳工農紅軍和當地人民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于1988年8月建成,是我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成立于1988年,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0月,南昌市政府對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進行了維修建設,總占地面積3萬㎡,總建筑面積為11633㎡,陳列館展廳面積為3000平方米。陳列館重點展示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及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黨外人士)及其他領導人在南昌組織和指揮南方八省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組建為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的歷史。館陳史料生動反映了統一戰線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對于宣傳黨外人士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患難與共的生動事跡,弘揚老一輩愛國民主人士與我們黨風雨同舟的崇高風范,開創統一戰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九江中華賢母園

    中華賢母園位于九江縣城中心的山體,是構建集傳統文化展示、生態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賢母文化主題公園。九江縣委統戰部利用賢母文化平臺,精心打造文化統戰品牌,積極增強文化延展力,廣泛開展統戰文化交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忠、孝、賢、廉”等傳統文化在凝心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6.萍鄉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是以毛澤東、李立三、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參加武裝斗爭、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偉大嘗試,在土地革命時期統一戰線歷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坐落在萍鄉市城東南的安源鎮境內。該館是為征集和保護安源工人運動的文物,研究和宣傳這一光輝歷史事件而創建。紀念館基本陳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1921年至193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安源路礦工人,開展罷工斗爭、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歷史。

7.宜春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 

    宜春市“統一戰線同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銅鼓縣城西門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及蕭家祠,2013年10月21日掛牌成立。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建于1977年,2007年值秋收起義80周年,投入400多萬元對該館進行重新修繕。館內專設愛國民主人士專題陳列,主要介紹中國近現代從宜春走出的劉采庭、吳有訓等11位愛國民主人士支持和參加中國革命的生平事跡。蕭家祠系湘贛邊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總指揮部舊址,總面積為1950平方米,1987年被列為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底已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8.上饒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群位于橫峰縣葛源鎮,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閩浙贛省軍區司令部、紅軍第五分校舊址、紅軍操場等。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方志敏、邵式平、黃道等共產黨人領導四省邊區人民創建的一塊重要的革命根據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雙方達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閩浙贛邊各路紅軍游擊隊被編入新四軍,投入了全民抗日的滾滾洪流,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光輝一頁。 

9.馬家洲集中營吉安市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

    泰和縣馬家洲集中營位于該縣馬市鎮仙橋村委會松山自然村,由四棟民房和一座祠堂組成,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原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頑固派設立的一所專門用來關押、迫害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的秘密監獄,是抗戰時期與重慶白公館渣滓洞、貴州息烽、上饒集中營齊名的四大魔窟之一。從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這里先后囚禁和迫害了廖承志、張文彬、謝育才、譚湯池、漆裕元等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近500人。建國后,廖承志、譚湯池、漆裕元、曾伯雄、胡宗澹、黃賢度、周志方等一大批曾經在馬家洲集中營革命斗爭過的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在各級統一戰線系統擔任過領導,繼續為鞏固和壯大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發揮作用。 

 10,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

    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馬蹄崗上,是國家、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設有尋烏調查舊址、尋烏調查專題、紅軍醫院舊址、羅塘談判四個基本陳列。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這里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并寫下了著名的《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首次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觀點,為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羅塘談判是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戰略大轉移的一次成功談判、關鍵談判,是中央蘇區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光輝典范,在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11,三寶陶瓷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


    三寶陶瓷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簡稱“三寶瓷谷”),地處瓷都南郊三寶村,地理環境十分優美,陶瓷歷史遺存非常豐富,是景德鎮市珠山區全力打造的陶瓷文化旅游集散地。三寶瓷谷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目前已聚集了陶瓷相關企業、培訓基地、大師工作室、作坊畫室近百家,其中有代表性的統戰成員近百人。

12,羅坊會議紀念館


    羅坊會議紀念館位于渝水區羅坊鎮,距新余市區20公里。館內陳列《羅坊會議》、《興國調查》和《新余革命斗爭史》三個展室,介紹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羅坊的革命實踐和羅坊會議的偉大功績,以及毛澤東作興國調查的實踐活動,著重宣傳了中國共產黨關于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光輝思想和羅坊會議所體現的“團結統一、顧全大局;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艱苦創業,英勇奮斗;堅忍不拔,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

13,樟坪畬族鄉畬族特色文化教育基地


    樟坪畬族鄉是江西省8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位于貴溪市東南端,境內有富饒的森林資源,優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民族文化。全鄉建有8個原汁原味畬族風貌的新村,畬族傳統民居展示館,畬族圖騰廣場和畬族文化長廊,演出具有畬鄉特色的歌舞,弘揚、傳承、保護畬族傳統文化。

 

 

主辦:江西省委統戰部  江西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 電話:0791-88912913
承辦:江西省信息中心 備案號:國家網管中心審批域名的文號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